价格电话咨询
功能粘钢加固
应用建筑
工艺特点施工简便、快捷
产品类型粘钢加固
服务地区全国
加固范围房屋桥梁加固
加固作用抗震、补强
加固主材钢板
随着改建工程的日益增多,植筋和粘钢加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济南历下大厦工程,由于局部功能改变以及外观造型的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造内容如下:27层核心筒外加一层钢框架结构,核心筒**部增加钢网架,原涂料外墙改为铝单板幕墙和玻璃幕墙。
一、植筋技术及注意事项
本工程在拆除标高92.1m以上原有砼构件后,用钢框架结构体系增加一层,钢柱利用植入下部原有砼柱的地脚锚栓加固,上部利用钢梁作为结构支撑。故螺栓的植入非常关键。
1、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
喜利得Y150MAX植筋胶、喜利得注胶MD2500、喜利得吹气泵、螺栓、钢丝刷、放线工具、电锤、钻头等。
1.2图纸核定。对要植筋部位的结构截面、部位等与设计人员一起论证。因植筋要求钻孔达到一定深度,柱脚螺栓Ф24设计孔深600mm,Ф30螺栓孔深750mm,对原结构植筋位置的核查,深度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地面的结构胶采用喜利得防水植筋胶,墙面采用不防水喜利得植筋胶。
2、定位放线
定位放线是关键,直接关系到后面的钻孔。定位放线之前,要先熟悉原有结构图,根据其配筋情况,放出每根待植筋位置。对于在原有柱**上植柱筋时,因钻孔时很可能会破坏原有保护层,因此植筋时往往要预留足够的保护层或把筋植在原柱外排纵向筋里口。
放线时要适当调整。放线时钢筋工长在场,遇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粘钢加固法的理论发展及工程应用
在理论上,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对粘钢加固分析和研究:1989年,成立粘钢加固技术课题研究协作组,对其进行全面研究,一次编写了相关规定;1990年,罗竞宁、顾慧娟等也进行了少筋梁、适筋梁和**筋梁粘钢加固的试验研究;1990年,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995年,万墨林、韩继云等对混凝土加固结构受力特征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固结构与原普通结构在设计概念上的本质差异;1996年,同济大学颜德恒教授及其研究生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粘钢加固的受力机理;1998年吴耀辉通过粘钢加固的试验进行了粘钢加固梁的粘贴滑移、早起破坏、锚固长度等方面的研究;2000年,梁丛中通过两榀框架构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用粘钢方法加固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2003年,刘敏对静力条件下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2006年我国新颁布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367-2006),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施工提供了新的技术性标准和理论性。
粘钢加固法原理
粘钢加固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承载力不足位置采用特制结构胶,一般为树脂类胶粘贴钢板,使二者能够牢固的形成一体,连接为一整体受力体系,共同受力和变形,增强原结构构件的抗弯或抗剪能力,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367-2006)(以下简称规范)指出,粘钢加固方法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简单来说,就是配筋不足、梁端箍筋未加密等的情况,通过钢板的承载力来补充原结构的不足。
规范同时指出,当采用此种方法对梁板等受弯构件进行加固时,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010中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需要遵守外,尚应遵守规范的一些假定,简单的说便是以下几条:①平截面假定;②忽略混凝土抗拉强度;③对于钢板,σ=Eε;④对于混凝土,σ=f2ε/ε-ε/ε,其中混凝土极限应变ε=0.002;⑤考虑二次受力时,要按照构件的初始受力确定粘贴钢版的滞后应变;⑥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前,混凝土与钢板不出现剥离破坏。
梁粘钢加固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加固方法主要有:预应力加固法、改变受力体系法、截面法、增补受拉钢筋(型钢) 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下文就粘钢加固法进行简单的讲述。粘钢加固法有粘钢板加固和粘型钢加固两种形式。
http://wxjzjg.b2b168.com